湖北宜昌一中

校园时讯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时讯

第三届墨池文化月系列活动——名家带我们走进《红楼梦》

2024-04-08 10:01:53

4月7日晚,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俞晓红教授莅临我校,给我校师生作了关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概念、价值和方法的专题讲座,高一年级学生踊跃参加,现场掌声雷动,热情高涨。

俞教授优雅知性又不失风趣,讲座内容丰富详实,学生在一片欢笑声中逐渐沉浸到红楼梦的文本中,随着俞教授的引领,开展了一次奇妙梦幻的红楼之旅,会后捧书求教或请签名的学生排起长队,俞教授逐一耐心解答。俞教授的讲座堪称“辞藻警人”,学生回味只觉“余香满口”。这一讲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将学校第三届墨池文化月活动推向高潮。

学生感悟:

通过俞晓红老师的分享,我对于《红楼梦》的阅读有了更深的体悟。《论语》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阅读时,我们应摒弃浅尝辄止、只读情节片段的思维模式,既要对文本精细化处理,从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多方面入手,纵深分析《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又要整体把握,感知核心思想与内涵。除此以外,我们还应广泛阅读经典作品,在作品中读社会、读人生,发挥经典作品指导现实、塑性铸魂的作用,让文学作品为未来生活点起明灯。

——2319魏楷霖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由此耳熟能详之句,随着俞教授走进了《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容纳反映了时代现象,又在新文化运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今天高中生的必读书目,可见如同俞教授在讲座中所说的“是历史选择了红楼梦”。《红楼梦》的阅读在于深层和整体的“整本书阅读”,改善当下“快餐式”和“碎片化”的阅读现象,为语文教育带来了进步。作为高中生,《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不仅仅在阅读方式上对我们产生影响,更让我们透过整本书去看社会,读人生。

——2319龚玺凝

当碎片化、浅表化的语言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时,完整的阅读似乎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然而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仅在于其篇章字句之间的文辞耐人寻味,更在于其整体对人的教育意义,要想真正理解经典,并从中受教,我们需要进行整本书阅读。

捧起书本,走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林黛玉研读经典的身影,身为贵族小姐,她的举动更受着封建礼教的约束,读不得禁书,不得与男子一同上学,这些条条框框如原上烈火,却烧不灭她对知识的追求。研读诗文,她是闺阁诗人;品读《西厢》,她参悟书中道理;以土葬花,是她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思考。

身处新时代的我们,肩负历史重任,没有旧时代的束缚,顺流而行,更应充分利用资源,汲取经典养分,发现人物斑斓色彩,绘制我们青春画卷。

——2319郭茂宇

读诗意《红楼》,品百态人生。在俞老师的讲座中,我领略了红楼梦的魅力,学习了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在由人事密密织成的大网中,每一丝涟漪都会引起整张网的震动,以一人或几人为中心,不断扩散开去。红楼梦中的社会是真实的社会。每个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读红楼梦就像拼图,当你将所有的碎片聚到一起,一幅完整的图画呈现在你的眼前时,你会收获极大的建构乐趣,看到壮阔波澜的社会画卷。同时,《红楼梦》中那些美好的青年女子身上可贵的精神品质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让我们成长为一个更加美好的人,形成高贵的人格。我想这就是阅读经典的意义。

——2319鲁星玥

  

我校党委书记谭小红、副校长高皓代表学校热情接待

讲座现场

我校党委书记谭小红致辞

俞晓红教授讲座现场

同学们认真地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