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一中

校园时讯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时讯

荣耀凯旋!我校3名学子荣获全国大赛特等奖

2025-02-19 11:51:37

近日,第21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湖北地区总决赛圆满落幕,我校学子凭借卓越的外语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此次大赛中脱颖而出,斩获佳绩。荣获全国一等奖两个,全国特等奖一个,其中,特等奖的同学成功晋级全国一百强。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期待,一睹这些获奖同学在赛场上的卓越风采,共同感受他们用英语讲述故事、传递观点的独特魅力。相信他们的成功,会激励更多一中学子勇攀知识高峰,在未来的各类赛事中再创辉煌,为宜昌市第一中学的教育事业书写更加灿烂的篇章!

国赛一等奖获得者:鲍欣怡,赵戴萱,黎蔼萱

 
获奖感言

 2420班 赵戴萱(晋级全国一百强)

 首先感谢外研社大赛组委会搭建的舞台,让我能与全国优秀的同龄人交流学习,得以在挑战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感谢我的学校宜昌一中,是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号召和开放包容的校园氛围,使我敢于开口、乐于表达;感谢父母无条件的支持与信任,我才能一路劈波斩浪无所顾虑;更要特别致敬我的指导老师曾庆雯,她以最专业的指导与最饱满的热情给予我支持与鼓励,让我有充足的准备去灵活应对比赛的重重环节,有机会获此殊荣。

 对我而言,英语不仅是语言工具,更是理解世界的思维纽带。它让我在阅读中触摸不同文化的温度,在演讲中学会逻辑与共情的平衡。备赛过程中,无数次的打磨让我明白:语言之美在于精准,更在于真诚。这次比赛不仅锤炼了我的意志力,更让我学会用英语思辨,用语言去架起沟通的桥梁。

 关于学习英语,我想说,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枯燥的背诵与记忆,而是自主塑造一个英语环境,即让自己的生活里存在英语:例如看美剧,听英文歌,读英文名著,日常用英文和同学交流等等。让英语无处不在,才是其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最好的学习方式。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未来,我将带着这份对英语的热爱继续深耕,让英语成为探索未知的翅膀,也让世界听到中国少年的声音!

 

2223班 鲍欣怡(国赛一等奖)

 很幸运在21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中分别斩获省级和全国一等奖,这段经历于我意义非凡。从初赛、复赛到进入国赛,每一轮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也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我从最初对英语的单纯喜爱,到如今能够更加自信地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更离不开我的英语老师胡文菊老师的悉心指导。在胡文菊老师的倾囊相授下,我不断提升比赛的技能技巧,一遍又一遍的在口语练习中不断雕琢发音,一次次克服内心的怯懦,勇敢挑战自己。正如本次大赛的演讲主题"切磋琢磨",它不仅是一种技艺上的追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通过这次比赛,我深刻体会到,只有通过不断地"切磋琢磨",才能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那些独自钻研的时光,让我逐渐蜕变。当站在赛场上,我满怀自信,尽情展现所学。收获奖项的那一刻,我明白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这不仅是荣誉的勋章,更是自我成长的见证,让我懂得只要敢于突破、坚持不懈,就能跨越重重山峦,去拥抱更璀璨的风景,我也将带着这份感悟在求知路上继续奋进。

 

2319班 黎蔼萱(国赛一等奖)

 当我知道进入"第二十一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全国总决赛时,我其实很惊讶。因为去年的比赛,我止步于复赛。于我而言,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自我挑战和成长的机会。

 备赛的过程如演讲题目“切磋琢磨”一样。我撰写演讲稿时,每一个词句都经过反复推敲 多次把背好的稿子推翻重来。线上比赛的独特之处在于,所有的情感都要通过冰冷的屏幕传递,这让我更加注重语言的精准和情感的细腻。备赛那几天,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背英语,反反复复念着同一段话,声音从最初的磕绊逐渐变得流畅。生词很多,稿子上我写了密密麻麻的标注。常常背到一半,突然卡住,大脑一片空白。我只能重新开始一遍又一遍,直到每个词都像刻在脑海里,脱口而出。我的英语老师Lizzy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在她的指导下,我的稿子不断完善,并学习到很多演讲的实用技巧。决赛前的准备,就像是"切磋琢磨"的过程。

 决赛那天,调整好摄像头,我开始了演讲。一开始候场十分紧张,但开始比赛后,渐渐地,我忘记了这是一场比赛,反而沉浸于演讲。当知晓成绩时,Lizzy发来消息:"太棒了!"简单的三个字,却让我感受到无尽的温暖。这一刻,我明白了比赛的意义。不仅在于胜负,而在于这段师生共同奋斗的旅程,在于那些为比赛倾注心血,“切磋琢磨”的日夜。

  

获奖者及指导教师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