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致趣科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宜昌市第一中学 站长:XZY 校长信箱:ycyz0001@126.com 书记信箱:50411699@qq.com
鄂ICP备11018617号-1
2024-12-30 10:04:30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2421班的高一点,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志愿精神,传承有我”。
首先,请允许我带领大家回顾一下那些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志愿之光。古今中外,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繁荣的今天,志愿精神如同一盏不灭的灯塔,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在国家西部计划中,有超过54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前往山区支教,给山区的儿童带去希望之光。从“好事做了一火车”的雷锋,到救人于水火之中的白求恩医生,再到在印度积极改善当地生活条件的特蕾莎修女,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精神,诠释了“大爱无疆”的深刻内涵。在我们身边,不乏志愿精神的生动实践。如喂养校园中的小动物,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值周时帮助倒餐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动,正是志愿精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生动体现,它们虽小,却为我们志愿精神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然而,志愿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每一代人的接力与坚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更应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志愿精神的传承者与实践者。在此,我发出以下倡议:
1.树立志愿服务意识: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培养乐于助人、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无论是在课间帮助同学解决数学难题、充当小老师,整理道路旁的自行车,还是在食堂自觉遵守甚至主动维护秩序,都要以一颗热忱的心,积极投身于对群体、对社会的志愿服务之中,让志愿服务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2.提升自我,服务他人: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以便在志愿服务中能够更有效地帮助他人。我们应当积极关注社会问题,投身于社区清洁,养老院陪护等力所能及的方面。同时,通过志愿服务,我们也能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见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3.持续创新,拓展服务领域: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我们要敢于创新,不断探索志愿服务的新形式、新领域。比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弘扬传统文化、宣传环保意识等,用自己微小的力量,让志愿服务更加便捷高效,覆盖更广泛的人群,使更多人受益。
亲爱的同学们,志愿精神是一股不竭的力量源泉,它让我们在奉献中成长,在帮助他人中收获幸福。“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但当千万颗心汇聚在一起时,就能照亮整个世界。”让我们携手并进,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传承有我”的誓言;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志愿精神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让这个世界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加温暖、更加美好!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