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致趣科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宜昌市第一中学 站长:XZY 校长信箱:ycyz0001@126.com 书记信箱:50411699@qq.com
鄂ICP备11018617号-1
2023-02-17 16:36:40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生态长江,我们守护。
2亿年前,长江从唐古拉山发源,自西向东汇入东海,蜿蜒万里,惊涛澎湃,孕育了悠久璀璨的华夏文明。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两岸的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
长江涵养着占国土面积1/5的沿江生态,带给沿岸4亿人民灌溉之利、舟楫之便、鱼米之裕。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大招商”“大开发”给长江生态系统敲响阵阵警钟:化工围江成势、工业废水偷排、非法码头林立、非法采砂泛滥、河湖湿地萎缩……
近年来,国家的管控措施越来越科学、有效,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因此,长江大保护是基于长江经济带战略而提出来急需完成的一项严峻的任务。保护长江,保护自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家国担当。
在过去30年里,世界自然基金会在长江流域陆续开展了100多个保护项目,总计资金投入3500万美元。同时,他们还推动长江中下游40个自然保护区建立了湿地保护网络,164万公顷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世界自然基金会积极倡导流域综合管理,恢复河湖生态,确保饮水安全和环境流。
在宜昌,也涌现了一批批长江大保护的优秀群体,千千万万“三峡蚁工”发扬蚂蚁精神,利用休息时间来到长江边拾垃圾;长江哨兵们从巡江护堤到劝阻垂钓,再到对停泊港口船只文明劝导;五年来,宜昌虽然经历了“断腕”阵痛,但以破解“化工围江”为契机,绿色转型催生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了我们的生命长江,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四方奔走。我们赞美长江,我们依恋长江,我们更要保护长江。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今天,天更蓝、水更清;今天,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在长江大保护的事业中,一曲新时代的长江之歌正嘹亮唱响!同学们,扬帆风劲,使命催征,让我们一起投身于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伟大事业中,共同建设一个“山水辉映、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大美宜昌!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撰稿人:2212班罗钦策
指导教师:刘亚忠、黄傲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