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一中

校园时讯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时讯

【2021年高考】湖北日报:宜昌一中名师点评2021湖北新高考作文

2021-06-08 14:52:46

高考首日,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让许多网友乍一看直呼“好难”,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是作文题的材料。这是一篇被陈独秀赏识的文章,在不久前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中也有呈现,要求考生先读懂读透文言文,再写感悟与思考。

对此作文题应该如何审题立意?它考查了语文学习中的哪些能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宜昌一中语文名师。

彰显新课标理念

宜昌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宜昌市学科带头人刘峻岭:

今年的作文命题回避了许多热点,有一种反猜题的思想,但彰显了新课程标准理念。

首先是对立德树人基本理念的体现。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当下,德、智在以往的高考作文命题中考查频率较高,“劳”在2019年已作考查,今年的作文题以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为素材,当是对五育考查再作补充。

其次是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高中语文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第二个方面“思维发展与提升”和第四个方面“文化传承与理解”在本次作文命题中得以充分体现。题中的强弱可转化的思想充满了辩证性,而这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中“辩证思维”的直接体现。至于“文化传承与理解”,自2019年有作文题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夙兴夜寐,洒扫庭内”(出自《诗经·大雅·抑》)两句名言引出作文素材,2020年则围绕一段春秋时期的故事展开,今年以毛泽东发表于《新青年》之《体育之研究》为材料,连续三年均从非当下的经典作品中寻找命题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元素得以充分体现。

当然,从实际来看,今年的作文题也有应时之意,2022年冬奥会将在我国举行。不过,本次作文题本质并不是写体育,真正内核还是阐述对“强与弱可以相互转化”的思考。


宜昌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宜昌市学科带头人刘峻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