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一中

校园时讯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时讯

2019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之校友代表刘思懿的发言稿

2019-02-21 08:26:18

各位老师,各位学弟学妹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一中14级的毕业生刘思懿,现在就读于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目前大二。很荣幸能够毕业以后在一中的开学典礼上发言。


    起初,蔡主任找到我,想让我给学弟学妹们传授一些学习经验。我思考以后认为,没有什么经验能比亲身经历更真实、更有用。所以,今天我就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我高中的经历,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我初中是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进入的一中,听起来很厉害。但其实,我的初中学习水平也就和全市前300名的同学差不多,能够取得第一,只能说是运气比较好,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反而,因为冠上了“中考第一名”的头衔,对我而言并不是是什么好事。因为当你越有名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眼睛在关注你的动向,会有更多人对你评头论足。有人说,中考第一名进高中以后基本都会“高台跳水”,最后也就是回归到普普通通,恐怕我也逃脱不了这个魔咒了。进入一中的第一年,我确实再也没考过第一名了,准确的说高中三年我都再没考过第一名了。那一年我经常想,如果当时中考没考第一就好了。高一这一年虽然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我也在一次次出成绩之后慢慢磨练了心态,我开始给自己“归零”,认清楚了自己和其他同学没有什么区别,大家进入高中都重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等到我们这一届开始要分科的时候,我开始为未来焦虑。当时我们还是分文理科,我家里觉得,还是学理科以后的选择更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我自己想要学文科,一是因为不爱刷题,我当时觉得理科学习主要靠刷题;二是因为参加过模拟联合国,培养了我对国际事务的兴趣,所以选文科比较契合我的兴趣。后来老师跟我父母沟通,说我文科成绩也稍微好一些,如果选理科,努力学应该就是考上985的水平,如果选文科,可能可以冲一冲清华北大。后来我父母妥协了,我选了自己更喜欢的、也更擅长的文科。既然老师都说,我如果选文科、努努力竟然有可能上清华北大,所以我自己也燃起了斗志,想要拼一把。我跟着老师的进度学习,自己也更多的提问。到高二结束时,我的成绩大概是班里的前十。


    高二结束后,我有了两次特别触动我的经历。我参加了北大的暑期学堂和清华的文科冬令营。这两个活动虽然没有给我带来直接的知识提升,但是让我看到了差距。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其他学生,他们可能从来没上过晚自习,但是他们成绩优异又特长丰富;他们可能复习到深夜,但他们依然看过很多教材以外的书籍、出口成章。通过这两次经历看到差距后,我突然有了一个不敢说出口的目标,我想和这些人成为同伴,我想和他们站在同样的高度上。所以进入高三以后,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我父母都不相信的目标:考上清华。但是那时我的成绩和这个目标还相距甚远。所以,高三我一方面跟着老师的复习进度走,跟着老师说的重点方向走。另一方面我开始看一些和教材知识相关的课外书,因为文科不能完完全全只看课本,比如一些历史相关的课外书反而能把历史史实讲的更仔细。高三的时候我在学习上也改进了一些方法,我开始认真的做数学的错题本,把每道题题目都抄下来,然后自己再不看答案仔仔细细做一遍,如果还是不会做,就说明这题的方法我还是没掌握,就再看答案了从头来一遍。对于那些粗心错的题目,也是抄下来重写,发现自己到底是怎么粗心的,而不再为自己找借口。在文科科目上,我把每一次错的选择题都会做一个标记,然后集了两三天就集中拿到老师那里去问一遍,不是问答案是什么,而是问答案为什么会这么想。除了学习方法上改进了以外,心态上我也做了很多调整,我几乎每天吃完晚饭都会和好朋友去操场上散步,聊一聊今天觉得不顺的题目、烦心事,然后畅想一下未来。每当晚上我躺到床上的时候,我就会自己开导自己,尤其是考差了之后,会开导自己还有什么退路,发现每一条路都不是无路可走的时候,就先努力拼一把,只要过程尽力了,结果是自然而然的。


    后来高考结果大家也知道了,我到了清华。当时的中考第一名,虽然高考没考第一名,但是也还是宜昌市的榜眼。


    所以我今天想和大家说的是什么呢?首先,无论你从前有多厉害,或者你是压着线才进入一中的,都不要妄自尊大或者妄自菲薄,高中三年的努力才是最终决定高考成绩的因素。其次,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哪怕你的父母都不相信你。不过,你也要清楚自己和这个目标有什么差距,并且下定决心不断的去尝试接近这个目标。再次,就是在做选择的时候,对大家而言主要就是选科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以及学习这一科的能力,一般而言有兴趣的科目也是你最好学的科目。最后,就是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无论是高兴的时候还是受到攻击还是难过绝望的时候,对于别人的评论和不理解看淡一点,对自己某次的成功冷静一点去反思,对自己的失败更豁达一点,想想最坏的情况是不是真的无路可去。事实上,高考之所以仅一次考试就分出大家的排序来,是因为当大家学的知识水平都差不多的时候,心态可能就是区分你们能不能适应更具竞争性的环境的标准。


    总之,就像我开头说的,没有什么经验能比亲身经历更真实、更有用 ,我希望我的经历可以给学弟学妹们带来一些新的想法和新的希望。最后祝大家新的学期都有新气象,都能找到并且实现自己的目标,提前预祝高三的学弟学妹们2019年高考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