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致趣科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宜昌市第一中学 站长:XZY 校长信箱:ycyz0001@yeah.net 书记信箱:50411699@qq.com
鄂ICP备11018617号-1
2018-04-27 10:40:23
江文婧,我校2015届校友,现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得国际最高奖项——Meritorious Winner奖。

作为宜昌一中优秀毕业生的代表,三年的一中学习生活,养成了江文婧同学勤奋好学、视野开阔、乐于质疑、不断超越自我的优秀品质。2015年,凭借优异成绩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造的她,在大学期间,并未像许多同龄人一样流连于悠闲散漫的生活,而是始终保有着一中学子的求知乐学之心,勇于探索,超越自我,凭借自身努力和出众素养最终收获国际大奖!
以下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专题报道:
1.走进比赛

图为2018年美赛宣传海报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是唯一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赛题内容涉及经济、管理、环境、资源、生态、医学、安全、未来科技等众多领域。
2.获奖情况
此次比赛,我校共有11支队伍获得奖项。一支队伍获得M (Meritorious Winner)奖,一般译为一等奖。十支队伍获得H (Honorable Mention)奖,一般译为二等奖。
获奖名单:
M奖:
江文婧 魏少魁 刘佳音
H奖:
张晓文 许心仪 孙茂桐
王 捷 蒋书楠 陶岳瞻
戴晨曦 陈柳沁 柳 河
胡 尹 陈 睿 饶 舜
洪一舸 宋怡凡 郝森跃
林昊翔 罗文博 杜敬信 指导老师:黄锐
朱宇泽 姜子越 李旻澄 指导老师:尹峰
谢佳铭 俞佳含 卢紫敏 指导老师:尹峰
王舒媛 王奕琛 高嘉晨 指导老师:潘文安
林恺忻 王利戎 秦瑜泽 指导老师:贺冬冬
3.M奖特约采访

江文婧 理工学院 大三
电子信息工程 (EIE) 湖北宜昌一中
Q1:电子信息工程(EIE) 的专业知识,对于学姐这次参加美赛的帮助有多大,这些帮助又是哪些?除此之外,还运用到了哪些知识?
A1:其实EIE的专业知识帮助是挺大的,这次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有一道与电磁波通信相关的可选题,所以在此十分感谢教我们电磁学、通信系统原理等其它课程的老师们。这些EIE基础专业知识虽然不足以直接帮我们解决美赛的难题,但能让我们对整个通信过程和原理形成一些构想与假设,也是帮助我们阅读更深奥的专业文献的基础。比如说,电磁学的基础理论能为我们考虑计算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路径和能量损耗提供思路,通信原理的专业知识也为我们考虑噪声问题,计算信噪比等提供思路。此外,还用到一些现学的模拟海面环境的方式等等。所以整个比赛也是一个特别高强度的学习过程。
Q2:数学建模比赛时长是96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团队是如何分配时间的?个人又是如何分配时间的?拿到题目之后,你们的解题策略又是什么?
A2:在开始的一天半里,我们在选题和做文献调查,然后画出我们构想的结构图。接着花了大约两天的时间继续看文献,推导公式,写程序和做结果图。真正开始写论文的时候还剩半天的时间,所以最后写论文、排版的过程还是十分紧张,现在看能多腾一点时间会好很多。
一开始的工作基本是大家一起做的,之后佳音和我把已经讨论出结果的内容写成matlab的文件,少魁同学做文献调查,确定下一步的方向。后来少魁同学主要在进行编程与整合,我研究文献进行模型构建并和他们讨论,佳音会开始写一些介绍和背景,并且辅助她男票debug []~( ̄▽ ̄)~*。其实个人的时间分配还是取决于整个项目的进程,我们没有一直固定分工。我们的解题策略是先根据我们画出的结构图去调查每部分是否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然后猜测题目想要我们去发挥的地方,基于已有成果进行应用和合适的改进。
……
亲爱的一中校友们,母校也想借此告诉大家:理想的高度,最终决定人生的高度;而勤奋专注则是践行理想、迈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唯有脚踏实地,努力不辍,才能赢取人生的辉煌!母校祝愿所有一中学子都能学有所获,业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