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致趣科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宜昌市第一中学 站长:XZY 校长信箱:ycyz0001@yeah.net 书记信箱:50411699@qq.com
鄂ICP备11018617号-1
2018-03-01 09:01:32
全球变暖,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我们似乎正生活在一个处处都是“污染”的世界里。当人类社会的进步大踏步迈进,生态环境的恶化却不可避免的时候,我们除了默默地呼吸这不再清新的空气,为周遭的环境恶化而担惊受怕之外,还能够做什么?
尽管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传统的环保教育,聆听着“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这样的说教,但这些教诲真正起到的作用,似乎微乎其微。大量的人还在作为“环境依赖者”而不是“环境保护者”生活着。当全球每年非正常死亡人口之中有四分之一死于空气污染,触目惊心的数据摆在面前,我们必须敲响脑海里的警钟。
随着宜昌市四中702班学生们的视角,我们了解到了点军区垃圾填埋场的现状:原本设计年限为15年的填埋场,由于垃圾处理量过大而只能够使用原本一半的时间。一名学生表示:知道这个状况之后“十分震惊,这么大的填埋场居然只能够使用这么短的时间”。另外,垃圾填埋场还面临着垃圾渗漏液处理问题,这些高污染的渗漏液一旦处理不当,会对周边地区造成巨大的污染。
不仅仅是点军区填埋场,我市的一共十三个填埋场都面临着这样的窘境。如果找不到新的出路,按照这样的垃圾产生速度来计算,我们很快就会被垃圾所包围。
所以,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敲响警钟。
“环保”并不是一个口号,你今天践行环保,明天就回到“依赖生态”的旧样子,这不叫环保。很不幸的是,“植树节”、“环保日”这样的特殊日期的设立,似乎也正映证着大多数人在面对环保问题时候的“装模作样”。环保需要坚持,需要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宜昌市八中806班的张建国同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坚持参加“三峡蚁工”活动,志愿清理长江江滩的垃圾。不仅仅是他,806班的全体同学都加入到了环境保护着的行列之中,从“生态依赖者”变为了“生态保护者”。这样的转变让我们看到,环保需要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常态,一种大众化的行为。环保需要坚持。
同时,“环保”更应该作为一种“风”。所谓的“风”,不仅仅是一种潮流,更是一种风气,一种代代相传的信条:环保需要传承。大公桥小学的秦一文同学从小就在母亲的环保教育之下长。大。她所接受的环保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宣传教育,那是一种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与母亲一起用废旧物制作花盆,手工艺品等等物件的时候,一种废物利用的态度与习惯也就随之传承,并且形成一种家风。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必须用自己的行动而不仅仅是语言来教导孩子——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在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下,探索与实践的精神显得尤为珍贵。宜昌市一中的方雨浓同学以及他的兴趣小组在每年都会利用课余时间,来检测雨水中的酸性物质的含量。通过对雨水酸度的监测,他们得出了近年来雨水污染的趋势。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环保事业献出了一份不一样的力量——运用知识,探索方法。在未来的环抱之中,我们不仅需要从已有的途径减少污染,更需要发现环保的新路径和新方法。正如用“疏”与“堵”之道,我们不仅需要用力量来“堵”,更需要找到方法来“疏”,才能够有效解决污染问题。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实际行动,寻找方法,力图改变。在环保的大事业之中,我们每个人都不渺小。环境问题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所以没有人能够在环境污染之中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环保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