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一中

校园时讯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时讯

理想决定高度,勤奋成就未来——我校杰出校友徐涛院士侧记

2017-12-21 16:13:35

    2017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我校1988届校友徐涛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徐涛院士,特别是他在我校高中阶段学习和生活情况,我们特意联系了他当年在我校读书时的高三班主任徐启富老师、高一高二班主任陈彦毅老师和其高中同学、现随州联通总经理谢红星。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得以走进徐院士的高中生活,近距离了解他如何从宜昌一中走向世界科研的最高舞台。

    高中时代的徐涛,个子高瘦,眉清目秀,是老师同学心中的“俊小伙”;为人朴素低调,性格沉稳内敛,与所有同学的关系都很好;自主管理能力强,学习积极主动,很受老师们的喜爱。

    学习上,他是一个典型的学霸,学习能力特别强。老师们说到,徐涛在学习上最大的特点是全面发展,特别是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尤为突出。如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大家帮他总结到:

    一是专注、勤奋。徐涛与高中阶段普遍爱玩好动的男生相比,显得更为沉静,喜欢看书,自我要求很高,做事有条不紊,在年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学谢红星说:“他的兴趣都在学习上,我记得,除了上体育课,其它时间我们基本上没有在体育场上看到过他。高三毕业后的那年暑假,大家在一起玩的时候,还经常看到他拿着新概念英语在阅读学习。”

    二是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谢红星给我们举了个例:高中生物中有一个题目是“森林的作用是什么”,这道题回答应包括“过滤水源,净化空气,涵养土壤,杀灭细菌……”,内容较多、信息量大,同学们花一两个小时背下来,却依然容易遗忘,而徐涛把每个条目的第一个字组成了一个顺口溜,“我一辈子记得,当时他说的是,郭靖(宜昌方言“郭靖”音同“过净”)憨包(宜昌方言“憨”音同“涵”)要自杀。”这句话,帮助同学们两三分钟就把整体内容的主干记下来了。30年前国内还没有具体介绍“联想记忆法”的相关书籍,徐涛却已经掌握了这样的方法。谢红星感慨地说:“好的记忆方法可以让人记住一生,反正他这句话我记了三十年。”

    三是目标远大,做事有计划。徐老师回忆道,那时高考考完了,同学们都在放松,但徐涛已经在为读大学做准备,并且进行了有计划的学习。高中里,他学习的过程都是提前预习、复习,为未来的一个年度甚至两个年度做打算,目标性、计划性很强。同学谢红星说:“一次在高中时他们几个人在一起谈理想,我说我要当市长,徐涛说要当军委主席,大家很震惊,因为这个目标实在太大,那时的军委主席可是国家最重要的的领导人之一啊,况且那时的年轻人很多还没有对政治看得那么清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他却能够有这样的抱负,实在让人惊讶。”在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中,徐涛一直保持着对远大目标的追求之心,从未懈怠,“这也是他为什么最终能在科研道路上走得这么远的原因之一吧”,陈老师感慨地说。

    短短的通话、访谈,让我们对徐涛院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我们意识到:虽然人格没有贵贱之别,但理想却有高低之分,理想的高度,最终决定人生的高度;而勤奋专注则是践行理想、迈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唯有脚踏实地,努力不辍,才能赢取人生的辉煌!

    愿徐涛院士的经历能帮助更多的宜昌学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